办公地址
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会
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81号燕园北大校友之家
电话:027-86657596
荆楚之星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荆楚北大人 >> 荆楚之星

湖北省北大校友会副会长黄雍:从长江大桥出发奔向海洋

浏览次数:1252 次    更新时间:2022年11月13日


从一桥飞架到百桥畅通

从内陆江河到广袤海洋
铸国之重器,展硬核实力
在中国桥梁工程装备领域
一路领跑的武桥重工
——崛于新 起于承

      一声声打桩声铿锵有力,武汉长江大桥的第一根混凝土管柱,稳稳地下沉到龟蛇两山之间的大江里。1955年,中国桥梁装备制造业,就此开篇。


      从“万里长江第一桥”的第一台震动打桩机出发,开辟山海通途,迎风向海起航,一支“从零起步”的桥梁装备“武汉队”,在中国桥梁工程装备领域一路领跑。


      “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,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”2022年11月4日,湖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、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武桥重工”)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经理黄雍说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崛于新,起于承,与祖国共进,与时代同行,踏踏实实做研发,走到世界的前面去。


01
有桥就有武桥重工

      10月24日,武桥重工厂区里,一台巨大的橙红色起重机停在轨道上,超过80吨的配重件被缓缓吊起,这远超一节高铁车厢的重量。



武桥重工研发团队与全国首台高速铁路救援起重机合影

      这是武桥重工最新的“第一”,全国首台高速铁路救援起重机,在国家铁路局的试验考核中,它的所有功能全部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。


      67年前的5月,武汉长江大桥基础施工即将全面展开。随着一声指令“合闸送电”,2号桥墩上一阵轰鸣,混凝土管柱被结实地打在了江底岩石上,进口苏联打桩机打不下的柱立在了长江上。


      这是武桥重工的第一个“第一”,作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纪念碑的原型,中国首台震动打桩机拉开了中国桥梁装备史的序幕。


     “这是武桥重工的起点。从此,中国人造桥有了自己的装备。”黄雍说。


      时间回到1953年12月,武汉长江大桥修建在即,武桥重工前身——铁道部武汉大桥工程局机械修配经租站,在汉阳铁厂晴川码头的几个简易的芦席棚里应运而生。



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,我国技术人员与苏联专家进行装备研讨。企业供图


     “服务国家工程,为民族工业争光。”黄雍说,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,“第一”就融进了武桥重工的基因。


      国内第一台柴油打桩锤、第一台全液压动力头钻机、第一台移动模架造桥机、第一台步履式架桥机、第一台全液压控制制梁模板……中国桥梁装备制造领域的一个个空白被填补。


      参建3000余座国内外桥梁,设计制造1183台套工程装备,建设桥梁超3600公里,为超六成中国高铁桥梁建设提供设备,位列中国桥梁工程装备领域第一。


      一台台“武桥造”工程钻机,打下了武汉长江大桥、南京长江大桥、九江长江大桥、天兴洲长江大桥的地基;一根根“武桥造”钢梁,成就葛洲坝水利工程、三峡工程的“钢筋铁骨”。


     “有桥就有武桥重工,有强国之路就有武桥重工!”黄雍自豪地说,武桥重工是“桥梁装备的黄埔军校”,“所有的铁路、大桥、公路桥,都有我们的设备”。


      2008年5月,备受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运营通车。在中央电视台《新闻会客厅》节目现场,大桥“功臣”——“小天鹅”号模型成为焦点。这艘海上运架梁起重船上的关键架梁设备——起重部分由武桥重工自行研制。


     “小天鹅”号2500吨起重船架起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东海大桥,与“天一号”3000吨起重船共同架起杭州湾跨海大桥。“长大海升”号3200吨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专为港珠澳大桥研制,这也是目前亚洲起升高度最高的臂架式起重船。


      从内陆江河到广袤海洋,武桥重工的路越走越宽广。


      为什么要做“第一”?


      主持研发国内首台高速铁路救援起重机,武桥重工集团副总工程师杜斌武说:“能参与国家项目,何其有幸,必须争一流!”


      黄雍指向企业展厅的一张照片——1956年,毛主席视察武汉长江大桥工地,看到首台震动打桩机时说:“不能说苏联没有的我们就一定做不出来,有些东西我们也是可以创造出来的。”


     “把没有的创造出来!”几代“武桥人”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。


02
在变化中求生机

      2022年11月10日,武桥重工再度上榜“武汉制造业企业100强”。


      13.2亿元、16.1亿元、23.5亿元,过去三年,武桥重工实现营收跃升。


      这样的数据,对于20年前的武桥重工——大桥局桥机厂而言,无法想象。


      1997年前后,面对市场的冲击——订单锐减、资金紧缺、设备陈旧、人才流失,这家老国企亟需为自己“铺路架桥”。


      钱从哪来?人到哪去?产品在哪里?1999年接下厂长担子时,黄雍给出答案:“在变化中求生机。”


      因困而变,因时而变。3年后,顺应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的政策要求,企业翻牌改制为桥机有限责任公司,20%的职工占股开始“让自己说了算”,市场之困找到了出路。


      找准方向不松劲。2005年、2007年,第二次、第三次改制启动。从“大桥局桥机厂”到“中铁武桥重工”再到“武桥重工”,改制后的混合所有制,员工占比50%。这家老企业定下新愿景:企业兴旺,员工富怡。


     “这是一家新公有制企业。”面对黄雍的企业性质之问,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如此评价。


      机制活了,干劲足了,效益就有了。2008年,时任常务副总经理周湘桥感叹:“1999年全年签约仅为4000万元,现在一个订单就超过4000万元,最大一笔订单达1.82亿元。”


      完成改革15年来, 面对“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、掌控技术话语权,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”的时代要求,武桥重工继续谋变:在创新中求发展。


     “从工厂模式向科技密集型现代企业转变。”黄雍说,这是武桥重工未来的路。


     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。当年,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让全国技术能手云集武汉,七级工、八级工在武桥重工比比皆是。这一传统保留至今。


     “干技术这行没别的,就是要不断创新。”杜斌武从事技术工作近30年,“传帮带”培养了20多位徒弟。


      如今,武桥重工拥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700余人,占员工总人数近七成,研发主力交棒到了“80后”的手中。


      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湖北省桥梁施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捧回数座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,获得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……“人才加持”下,“创新武桥”开花结果,仅在今年下半年,众多“武桥造”正在为10余项工程发力。


      完成深中通道中山大桥最后一片钢箱梁的焊接,吊装实现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合龙,参建北方首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,“铁建大桥起1”号2200吨起重船架设起澳氹四桥的钢箱梁,研制的首台PD250附壁式自爬升钢塔安装起重机在顺德大桥首吊成功……


     “求变创新,是为了做好自己的事。”坚守道路桥梁工程与装备制造行业,武桥重工继续领跑——


      国内提供桥梁工程所有装备的唯一企业,国内拥有高速铁路施工“制提运架造移”全套施工设备的唯一厂家,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全系列救援起重机的全球仅有三大制造商之一。


03
世界桥梁看中国

      今年8月,武桥重工海洋工程及装备事业部、广东武桥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落地珠海,黄雍说:“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制造生产基地。”


      “3年内,达到10亿元以上的经营规模。” 海上工程成为武桥重工全新的战略选择。



“风范”号2×1200吨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,实现海上风电风机整体吊装。企业供图


     “推进能源革命,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。”向海而生,武桥重工迎风出海——


      强技术,相关海上工程技术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。


      出设备,双体海上工程船“华尔辰”号驶进10余个海上风电场,曾创下国内大孔径单桩基础施工最快速度。


      交朋友,武桥重工与国家电投湖北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,加强品牌、市场、技术与产品合作,“让更多清洁能源为国家碳达峰、碳中和战略助力”。


      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“武桥造”为全球发展共享“中国现代化力量”。


     “中国人、中国技术,厉害!”3年前,马来西亚第一座开启桥正式通车,武桥人赢得赞誉。


      这座东南亚设计跨度最大的双叶竖转式开启桥,由武桥重工设计、制造和安装,实现了“无线联控开启”等技术创新,被马来西亚授予“最佳旅游地标奖”,每年给当地带来千万元的经济收益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名片桥”“经济桥”“友谊桥”。


      十余年来,“武桥力量”参与建设缅甸央东公铁两用桥、缅甸帕克库大桥等国外桥梁工程项目;十余台铁路救援起重机出口坦桑尼亚、赞比亚等国家,坦赞铁路操作人员用上了武桥重工编写的中英文教材。


      从大江大河到大洋大洲,武桥两字,成为“武汉桥梁”的缩写与见证。


      同在今年8月,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首根钢护筒成功沉放到位,这座武汉桥企建设的大桥,创下6项“世界之最”和6项“世界首创”。


     “世界桥梁看中国,中国桥梁看武汉。” 中铁大桥局、中交二航局、中铁大桥院等一批企业在武汉扎根生长为“武汉建桥军团”,聚集全产业链打造千亿产业规模的“中国桥都”。


      从武汉长江大桥起步,“武汉造”长江大桥超过100座;从大江跨越山海,港珠澳大桥、深中通道等“国家工程”皆有“武字头”;从江城连接全球,“武汉造桥军团”参建100多项海外工程,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
      10月31日,“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”名单发布,其中交通、桥梁九成来自“武汉力量”。


     “做百年企业!”与“武汉建桥军团”携手同路,桥、路、海三大战略立足点写进了武桥重工“333”战略规划,“成长为全球特大型桥梁、海工和铁路救援整体方案供应商”。


      崛起!刻在企业门前的两个大字,是武桥重工走向“百年企业”的“桥与路”。


      黄雍说:“崛于新,坚持创新武桥、超越自我;起于承,不忘‘第一’初心与为国使命。”


      与新中国桥梁史同生,武桥重工始终走在前列的原因是什么?


      黄雍:向变革和创新要发展,以机制创新和管理优化为技术突破与产品研发保驾护航,将人才视为创新的核心,在“传帮带”中成长起一代代专家型工程师,将接力棒交到“80后”手中。


      在武桥重工的众多“第一”中,哪一个最引以为傲?


      黄雍:历经10年研发,近亿元投入,将于今年底交付的全国首台高速铁路救援起重机是最新的“第一”,在全球三家具备生产能力的厂商中占据一席。应用这一设备,发生事故的高铁线路可在4小时左右恢复畅通,为中国速度保驾护航。


      从长江大桥出发,为什么选择向海洋进军?


      黄雍:海洋工程代表着桥梁及装备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,武桥重工必须向这一高地进军,为民族工业争光。目前,我们的设备和工程船已经用在了东海大桥、杭州湾大桥、港珠澳大桥等“国家工程”的建设中。海洋风电工程将成为武桥重工新的战略业务,为中国能源发力。


      成为百年企业,武桥重工将如何走向未来?


      黄雍:崛于新,起于承,“崛起”两字是武桥重工的灵魂所在。向创新要发展,企业将立足于桥、路、海三大主业,向“专精特新”成长发展,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现代企业。更要承接初心、承接使命,让新装备、新力量服务国家战略,为“交通强国梦”“制造强国梦”努力。


      作为“武汉建桥天团”的一员,如何看待武汉桥梁产业的发展?


      黄雍:“万里长江第一桥”在这里建成,武汉是名副其实的“建桥之都”。适应新发展格局,武汉应继续擦亮“桥招牌”,为桥梁产业补链、延链、强链,让“武汉桥”连通全球路。


  
硬核武桥重工

参建孟加拉国“梦想之桥”帕德玛大桥,“天一号”3000吨起重船吊装首孔钢架。企业供图


WQ001高速铁路救援起重机·国内首台高速铁路救援起重机


“华尔辰”号双体海上风电工程专用船·国内首台双体海上风电工程专用船


PD250附壁式自爬升钢塔安装起重机·国内首创附壁式自爬升钢塔安装起重机


KTY5000型动力头钻机·国内最大钻孔直径动力头钻机


“铁建大桥起1”号2200吨起重船主起重机·国内首创海上低净空重载变幅式起重船起重机


马来西亚登嘉楼开启桥·东南亚首座跨度最大双叶竖转无线开启桥


“天一号”3000吨运架梁起重船·亚洲同类最大吊高海上桥梁施工专用起重船


“宏海号”22000吨门式起重机·全球起重能力最大可移动门式起重机




观点洞见
      做造桥装备业的中国尖兵

      在世界大舞台上,中国桥梁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。这发展的驱动力,除了建桥技术的突飞猛进,大国工匠精神的深植于心,更离不开高端装备的强力支撑。


      武桥重工就是这样一家桥梁装备企业,而且他们是新中国桥梁装备制造业的“开山者”。武汉长江大桥的第一根混凝土管柱,就是他们打进龟蛇两山之间的大江里头的。那些人们如雷贯耳的长江上的大桥、海湾上的大桥、高山峡谷上的大桥,很少缺席他们的身影。他们参建了国内外3000余座桥梁,为一多半中国高铁桥梁建设提供设备,堪称中国桥梁工程装备领域“一哥”。


      没有那金刚钻,怎么揽瓷器活。桥梁装备的精进发展让人工大大解放,机械化施工的普及让人海战术成为历史,高端设备的“手眼通天”和智能化的神奇嵌入,让以往难以企及、难以克服的不可抗力都不再是无法跨越的阻碍,短短两三年就建成一座大型桥梁也不再是梦想。


      “服务国家工程,为民族工业争光”——武桥重工凝结了民族工业的基因。世纪之交,他们以改制求生的勇气成功突破困难瓶颈,以变革创新寻求技术和机制的双重突破,始终把人才视为创新迭代的核心。从那以后,他们进入天宽地阔的发展舞台,成为推动基础设施伟大工程进步的重要推手,也成为民族工业开拓壮大的城市标签。



 长江日报整版报道


关于我们  |  新闻动态  |   通知公告  |  服务集锦  |  荆楚北大人  |  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: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会 Copyright ·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鄂ICP备16015007号-1  技术支持:珞珈学子 
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409号